老年人拔牙应该注意些什么?

文章出处:本站 人气:178 发表时间:2025-03-24 14:40:28

近日,一则“80岁老人拔9颗牙住进ICU”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这位老人在拔牙后出现大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被送进ICU抢救。这一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老年人拔牙,并非小事,需要格外谨慎!

 

老年人拔牙风险高,原因何在?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拔牙面临的风险更高,主要原因包括:

 

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全身器官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耐受手术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基础疾病多: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增加拔牙手术的风险。

口腔条件复杂: 老年人牙齿磨损严重,可能存在牙根残留、口腔黏膜病变等问题,增加了拔牙难度。

药物影响:老年人长期服用的某些药物,如抗凝药,可能会增加拔牙后出血的风险。

 

老年人拔牙,安全第一!

 

为了确保老年人拔牙的安全,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全面评估,谨慎选择:拔牙前,医生需要对老年人的全身状况、口腔情况、用药史等进行全面评估,权衡利弊,谨慎决定是否拔牙以及拔牙的数量。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需要在拔牙前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状态。

1、高血压患者当血压超过180/100mmHg(毫米汞柱)时应暂缓拔牙;

2、糖尿病患者当空腹血糖高于8.8mmol/L(毫摩尔/升)时,是不能进行拔牙手术的,需要先将血糖降下来;

3、心脏病患者有以下情况时,禁止拔牙:a、近期心梗病史(6个月内),b、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c、心功能Ⅲ—Ⅳ级,端坐呼吸,紫绀,d、心脏病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没有控制良好),e、Ⅲ或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等;

4、半年内有脑梗塞(包括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的患者暂不易拔牙;

5、对于服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等)的患者,一般建议停药3-5天后拔牙,不停药拔牙,需进行血凝功能检验,符合拔牙指征方可拔牙;

6、近年来发现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和地舒单抗类,会引起拔牙伤口无法愈合,故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不可拔牙;

7、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应避免拔牙;

8、各类急性肾病应暂缓拔牙,慢性肾病处于肾功能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50%,血肌酐<132.6umol/L,方可拔牙,对于接受透析的患者,可在透析完成的第二天拔牙,当天不可拔牙;

9、恶行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前,位于照射部位的患牙,在放疗前一周拔除,一般认为,放疗后35年内不应拔牙。

 

选择正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老年人拔牙应选择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并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做好术前准备:拔牙前,老年人需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并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术前检查。

 

加强术后护理:拔牙后,老年人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卫生,并遵医嘱服用药物。

 

除了以上几点,老年人拔牙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一次性拔除过多牙齿:对于需要拔除多颗牙齿的老年人,建议分次进行,以减少手术创伤和风险。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局部麻醉或镇静麻醉,以降低手术风险

密切观察术后反应:拔牙后,家属需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出血不止、剧烈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拔牙,安全无小事! 只有充分了解风险,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供稿:尹玲玲 审核:周兰)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