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述职述德述廉报告—曹正品
2023年度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合肥市八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曹正品
2023年是我担任分管业务副院长的第一年,也是合肥八院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的一年,根据工作安排,我主要分管医疗、护理、门诊、健康体检等工作。一年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与班子成员一起团结全院职工,围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抓质量促安全、抓绩效促提升”,在关键环节攻坚突破,强化创新理念,凝聚干事合力,持续改善优服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学慎思,持续强化理论武装
任职以来,我坚持把理论学习学懂弄通做实摆在重要位置,自觉在创新理论中悟原理、找方法、谋思路,在医疗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坚持“学”字当头。充分发挥好领导班子领学表率作用,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党的领导贯穿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全过程,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在第十七期“合肥八院讲坛”上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1次。
坚持“融”字贯通。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深入临床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关于进一步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提高诊疗水平,提升就医感受》的调研报告,现场调研发现问题5个,解决5个,实现医疗质量关口前移。
坚持“严”字立身。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卫健系统十条要求,秉着认真贯彻落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思想,带头执行规章制度,抓好廉洁自律,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高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
二、建章立制,规范优化质量管理
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以三合理检查、临床路径管理、DRG为抓手,从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行为管理等方面深入开展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全面落实《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指标体系,修订《重大手术审批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等制度,分科制定科主任考核关键KPI指标,遵循“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原则,规范诊疗行为。2023年共召开提升医疗质量重点工作推进会4次,开展三合理自查4次,出院患者按临床路径管理占78.77%。
推行“6S护理管理”新模式。2023年制定《2023年合肥第八人民医院6S护理管理实施方案》,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提高医院护理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营造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行院科三级护理质控管理。各科按照全院护理工作管理目标制定本科室的年度和季度计划,并有周安排、日重点;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用制度指导实际工作,使护理人员真正理解核心制度的内涵。
协助分管院感工作,2023年,全面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抓实抓细医院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感染防控为着力点,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加强风险管理,全年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2023年共监测住院病人22504人,发生医院感染人数91人,医院感染发生率0.40%,医院感染例次95例次,感染例次率为0.42%。2023年Ⅰ类切口手术1946例,发生感染例数3例,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15%。强化院内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2023年共进行院感知识培训20余次,累计参加培训1300余人次,考核方式有试卷考核、操作演练等。积极组织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增强防控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进哨点医院“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质量改进目标工作。通过加强多部门协作,全面推动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质量和效率。通过医院院感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院感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报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三、担责笃行,着力提升工作实效
对标三甲医院评审标准,修订《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督查实施方案》,结合“一周一科室”到病房开展全面督查,全年实现对36个临床医技科室2轮覆盖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发《综合医疗质量督查整改通知单》,及时根据整改情况,坚持“闭环思维”推进医疗质量改进,2023年下发综合质量督查通报35期,核心制度落实、病历书写质量、业务学习开展成效明显。
强化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加强行政干预,推行首台手术准点制,实行“手术室护士长监管、医务处执行”制,调取监控、获取首台手术开台时间、通报各科室准点开台及平均开台时间等数据。“医务处日常跟查房”与“随机督查查房”同步开展,规范各科室的交接班、查房流程,加强科室管理,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落实以患者为中心,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修订《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管理办法》,确定以肺结节、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病种开展MDT会诊,根据病种确定MDT会诊团队,为住院疑难、病情复杂病人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持续跟踪关注患者后续治疗,充分讨论交流,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2023年度共组织多学科会诊25次,成立肺结节MDT诊疗中心1个,四级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6.8%。
全面落实患者安全各项规则制定,对重点人群、重点科室进行重点监管。不定期深入病房检查、巡视全院急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指导临床各科的急危重症患者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防止医疗纠纷,2023年医疗纠纷投诉率下降7.7%,组织“医疗纠纷防范”专题讲座1次;落实病历三级质控网络体系建设,运行病历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制抽查,归档病历除日常30%质控外,每月对死亡病历、四级手术病历100%抽查,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举办三级医师查房、青年医师病例演讲、技能操作等系列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升,全面提升医务人员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营造钻研业务、提高水平的良好学术氛围,促进临床医疗队伍建设和发展。
四、再强举措,持续改善优服务
加强卒中中心建设,畅通卒中患者救治绿色通道。自创建卒中中心以来,“上车即入院、入院即治疗”的高速卒中救治模式日渐顺畅,各科室协同合作、24小时联动待命,建立脑卒中规范化诊疗的标准流程,大大缩短了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检查、治疗的时间,切实提高了脑卒中治疗的成功率。2023年完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术49例,平均脑卒中DNT时间42分钟。2024年2月4日我院获得安徽省脑防委“防治卒中中心”认证授牌。
创新服务模式,改善就医环境。2023年9月启用门诊电子病历,实现门诊病人就诊记录的连续性、共享性及可溯源性;在原有“无假日门诊”的基础上,周末专家门诊全面开诊,开诊科室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等22个专科,满足“上班族”、“学生党”、老人需要陪诊等特殊群体的就诊需求,2023年专家号同比去年增长29%;为应对秋冬儿童呼吸道疾病,医院启动设立儿科诊疗专区,通过延长门诊看诊时间,中午连一连,晚上拖一拖,急诊更是24小时开诊,多措并举,有效应对呼吸道疾病流行。
建立健全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依托巢湖市120急救中心,构建1+N急救体系,2023年6月成立烔炀、槐林中心卫生院2个急救站并迅速投入使用,转运急诊患者800余人,医共体范围内急救站的启用缩短了急诊患者的救治半径,充分发挥了巢湖区域高效协同救治网络作用,体现了“时间即生命”的救治理念。
体检科工作,2023年健康体检科始终围绕年初制定的“一个中心、二个确保、三个加强、四个落实”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工作。2023年共接待67家团检单位来我科体检,全年总体检18586人次,业务收入1057万元。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始终秉承以德立身,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始终把廉洁奉公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坚决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工作中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能着眼长远发展,始终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将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在日常工作中,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工作的状态关注职工思想动态,全年接收网络投诉104件、医疗投诉15件,按照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积极调处,积极稳妥处理做好医疗纠纷、退休职工待遇等上访事项。
五、不足之处及整改意见
不足之处:去年一年在狠抓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上多措并举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发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力度不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弱项指标提升困难大,举措少,成效低,国考指标出院手术占比22.08、微创手术占比较低18.4,ICM值0.74与同级医院差距较大,医疗服务占比24.4偏低,门诊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药费都有上升。二是医疗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执行力不够,在奖惩处罚上还需加强,需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对一些临床科室出现执行力差,考核目标不理想处罚不到位,管理未真正落实闭环。三是学科发展瓶颈突破不大,随着社会发展,人民对健康需求的新变化,学科在抓住前沿发展能力不足,培养领军人物、培育学科高地举措还需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8837元偏低,学科科研能力亟待提升。四是后医院管理认识不足,在新形势下,如何思考谋划新举措适应新业态不多,在医院七大服务中心建设、后医院管理等缺少建设性改变,五大中心仍有创伤中心、胸痛中心未创建成功。
针对以上不足,下一步我将加强学习,与班子统一思想,全盘谋划,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常抓的韧劲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新赛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4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深化落实之年,也是我院门急诊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之年,东风浩荡春潮涌,奋楫扬帆正当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安全第一、质量为先、特色发展、管理强院”的发展理念,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