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述职述德述廉报告—陈煚
2023年度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合肥市八院党委书记 陈煚
2023年,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合肥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合肥市八院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砥砺奋进,认真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基础聚合力,推进党的建设质量跃升
切实履行党委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深化新时代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一体推进各项重点举措。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以上率下,通过集体教育拓展学、支部集中深入学、研讨交流跟进学、掌上课堂实时学,建立“四学联动”,以点带面拓展学习深度,厚植学习氛围,提升学习效果。推行“全过程分专题”理论学习模式,分2期共7天高质量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专题交流研讨5次,带头讲专题党课4次,邀请省委讲师团宣讲专家授课辅导1次。各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240次,围绕“三问”交流学习体会123次,支部书记讲党课42次。全年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16次,常态化开展微党课学习48次,坚持“每日一题”线上学习,举办“合肥八院讲坛”5期,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培训926人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管监管责任,修订了《讲坛、讲座等报批报备制度》,确保各类活动可管可控。密切关注全院党员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分析研判,规范网络行为。坚持“高站位”,始终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工作重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医院各项工作中,主持召开党委会44次,党建工作例会6次,研究制定了《2023年党建工作要点》,与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持续传导压力,推动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落实好“一岗双责”,坚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在经常、融于日常。制定《“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班子成员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日常调查研究制度》,修订《党建工作例会制度》,不断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以院党委“先锋领航 红色八院”品牌为引领,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创新”,挖掘“一支部一特色”,积极培育了“胃民服务 出奇治肾”、“急流勇进 诊做先锋”等17个党建品牌。通过开展第二届党建品牌创建评比,有效激发了党建组织活力,品牌凝聚共识、引领业务、形成合力的作用日益凸显。
(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定期听取各总支和支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开展监督谈话及重要节点集体廉洁谈话13次。推动廉洁风险防控,排查运行环节风险点113个,推进制度修订155条。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对班子成员开展日常谈心谈话,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主责主业。同时加强对下级部门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原则,既讲鼓劲加油,也讲红脸出汗。完善医德医风长效机制建设,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强化考核评议及结果运用。一体推进问题发现、纠正整改、执纪问责、长效治理。深入一线科室经常性参加早交班,及时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以有力举措推动行风建设向好。注重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先后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和中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凝聚共识,提高政治三力。及时排查各种思想领域的风险隐患,做好党建+信访工作,维护好医院稳定发展的内部环境。
二、强治理提质效,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考虑“一院两区”融合发展,对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标准体系,在党建引领、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学科建设、医院管理提升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力求实效。
(一)推动医院运营稳中向好。医院首次参加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排名C++,位于中等位次;成功创建国家“血友病治疗中心”、省级“防治卒中中心”;疼痛科、麻醉科获评市级“第七周期重点培育专科”;医院出院人数同比增加15.18%;新门急诊综合楼即将全面投入使用,成立影像中心,整合人力资源,提升发展空间。2023年医疗盈余比上年度减亏1千余万元,基本达到收支平衡。新门急诊综合楼即将全面投入使用,医院呈现良性积极发展态势。2023年度八院半汤院区荣获“合肥市文明单位”称号。
(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通过专科联盟、紧密型医联体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的医疗技术,加强合作交流力度,利用沪苏浙三甲医院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我院学科建设,提升疑难危重病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医院管理等方面水平。目前已与江苏省鼓楼医院疼痛科、江苏省中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积极与上海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已经达成意向性协议,将于2024年度正式实施,把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本地,解决巢湖市老百姓大病不出市的急难愁盼问题。
(三)推动医院治理提档升级。认真执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的机制建设。锻造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大力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长远发展、梯次配备,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把年轻有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推向管理岗位。鼓励支持快退休的干部卸任领导职务,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提供舞台和空间。2023年通过公开竞聘的形式选拔医务处副处长1名,共选拔任用干部17人,其中选拔40岁以下副主任7人,副护士长4人,共退出4人。优先发展高知识人群、业务骨干入党,全年发展党员11名。引进骨科、肿瘤科2名学科带头人,2023年公开招聘各类人才2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6人,本科13人。深入推进法治医院建设,持续推进风险内控合规一体化建设,组织开展完善内控机制专项整治,全力做好经营风险应对处置。系统构建内审监督体系,组织实施采购领域风险专项审计。
(四)推动发展能级持续提升。坚持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实效,把业务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全年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14次,大力推进医院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八院两个院区走融合式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好半汤的优质自然资源和本部的优质人力资源,在康复医疗和中医特色建设上下功夫。设立了2个乡镇急救站点,缩短患者到达医院时间30-60分钟,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质量和效率。积极加入安医一附院、省立医院、省儿童医院等医联体及专科联盟,实现学科精准对接,全年医联体专家来院坐诊查房188人次、指导手术321台次。落实对口支援及基层医疗帮扶,共选派54名医务人员到医共体分院下沉帮扶986人次。
三、坚持不懈加强自身建设
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身作则加强班子建设,带头讲民主、讲团结,坚决做到“自身硬”。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筑牢廉洁从业底线,个人重大事项及时、如实向组织报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思想上警钟长鸣,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中防微杜渐,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过去一年,各项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对标行业一流医院,体量规模、经营质效、核心竞争力还有很大差距。截止去年年底,我院床位实际开放数仅660张,人员却有1000多人,人均产出和床均产出相较同等三级综合医院偏低;二是国考指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CMI值仅有0.85,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与市属其他综合医院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服务巢湖市民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三是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低位。我院目前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测评仅为3级、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还未达到测评要求。根据三级医院复审要求,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满足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测评4级以上,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达到4级以上且通过省级标准符合性测试,极大制约了医院后续发展的转型升级;四是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力传导还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导不够,抓党务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举措不足,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素质、业务能力与工作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党务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如何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下一步,我将直面问题,久久为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推进医院管理精细化、医疗精准化、服务精心化,守正创新、踔厉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优异的成绩,不断开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